中国文人爱剑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往往书剑并举,以剑比德,即“书剑情怀”,读书做官,仗剑从军。如诗人屈原《离骚》上有:“带长铗(长剑)之陆离,冠切云之崔嵬”;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辞句,将文人骚客雄风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离乡背井,从军在外,久游禾归也用“书剑飘零”来形容。连《西厢记>中的文弱书生张生也以“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来形容自己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的境况。同时,古人还讲求文武兼备、即所谓琴心剑胆。琴心指对音乐内涵的颖悟与理解,而剑胆则是对英雄精神的诠释、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体系的强悍与勇武。甚至连唐代书法家张旭也是在公孙大娘舞剑中受到启发而创狂草书法。
总之,在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兵器能够像剑一样承载着那么多的传奇和神秘,无数历史上、神话中、演义里人物的命运都因与名剑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而得到升华和提升,可以说,剑与那些至今仍被人,我耳熟能详的典故一起融逑了我们的文化甚至足血液中,成为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户撒刀网,了解更多刀剑相关信息。